新设计时代:Figma 和 Canva 如何颠覆 Adobe
作者:Kevin Kwok
编译:海外独角兽观察
今天我们讨论的独角兽公司来自设计领域。在 Adobe 这样一个市值 2,500 亿美金,产品线专业而庞大的巨头之下,Canva 从非专业设计市场入手,Figma 从基于浏览器的设计协作工具切入,都在细分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功。
Kevin Kwok 写了一篇文章探讨这一切。他曾在 Greylock Partners( Figma 的早期投资机构)做投资,尽调过 Figma 的业务并一直在研究这家公司。本文是其编译版(原文链接见文末)。
01.
新设计时代:为数字而生
New use case: designing for digital
在大多数市场中,巨头有优势。巨头的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,初创公司的创新空间很少。
但是,市场熵有利于新入场者。
靠蛮力进入新市场也不是不行,但太难。初创公司要想成功,还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顺风。
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是市场熵的最大来源。当客户需求迅速变化时,传统公司的优势就小了——客户不再想要他们的产品,企业的成本却依然很高。
改变用户需求的原因很多。首先,总有新用户群出现,对他们来说现有产品能用,但不理想。他们关心的功能、评价产品的方式和传统用户大相径庭。因为沉没成本很高,传统公司不可能为每个新需求更改其产品的核心部分,但每隔一段时间,曾经的一个小需求、小群体就会发展到足以撑起一家新公司。
另一种情况是,市场的变化让好产品不灵了。公司经常感到措手不及,因为他们多年来取得的成功突然开始动摇——而且他们不知道为什么。Ebay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他们的去中心化拍卖模式在互联网经济刚兴起时效果很好,因为当时是卖方市场。一旦电商供给变得繁荣,价格和速度就更加重要,Ebay 的去中心化模式就处于劣势,亚马逊则更善于搭建一个规模经济平台。
互联网让设计变得完全不同了。Photoshop 为编辑照片和图像而生,是个在像素级别运行的强大工具。但是,互联网用户的很多需求和图像处理无关,用户想要的是一整套方案,而图像只是组成部分。
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,越来越多的用户要设计的是数字产品,比如软件、网站的 UI 和 UX,矢量图形比栅格图形更重要。同时,设计过程也越来越复杂。UI 设计师要和其他设计师,以及非设计师团队(比如前端、产品)合作,他们的设计是整个产品开发的一部分。因此重要的不仅仅是设计,而是如何让协作变得更高效。
产品组件的复杂性也让设计和代码都更加复杂。因此,新的设计工具要能更好的连接设计和代码,要能够体现对 HTML 和 CSS 语言的理解和抽象能力。
另一些用户的设计则是为了社交平台、新媒体广告甚至婚礼请柬。这些用 Photoshop 也能做,但像素是错误的抽象级别。处理像素的门槛太高,用户需要的不是处理像素,而是一个集图像、文字、样式于一体的作品。用户虽然在做设计,但并不认为自己是设计师,他们只是在为一个很具体的目的创作某样东西。
互联网极大地扩大了设计新用例的数量和类型。这对 Adobe 也有帮助。借助 Instagram 等平台,照片编辑的数量级大幅增加。虽然许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直接编辑图片,但 Adobe 一直是互联网和云化的巨大受益者——他们的股价证明了这一点。
[KK 注:像 Instagram 这样的平台将编辑捆绑在社交平台上,并从下到上吃掉 Lightroom,这非常值得讨论。也许有人会说服迈克·克里格 (Mike Krieger) 就此做出最终决定。]
视频领域更是如此。视频创作低门槛化,视频平台兴起,视频创作者的数量也增加了几个数量级。许多占主导地位的视频平台——比如 Youtube——纯粹专注于分发,甚至没有任何编辑功能。像 Adobe 这样的公司反而成为这种需求的大受益者。
[KK 注:像 Youtube 这样的平台仍然没有在他们的平台中构建任何类似的编辑器,这也是值得讨论的。我想说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但看看 TikTok。]
但 Adobe 并没有抓住所有机会。在不少细分领域里,Adobe 已经输给了创业公司
02.
找到正确的抽象层级
Tapping into the right level of abstraction
最好的产品能够映射用户的工作流。它们和客户对工作流的抽象程度匹配:不会太高以至于没法用,也不会太低以至于用起来很复杂。
原子概念是构建整个产品的核心概念。它们不仅与客户对工作流的看法保持一致,还经常引导客户更好地工作。
即使是原子概念上细微的不同,也会使相似的公司走向殊途。Photoshop 专注于像素和图像,让图像在像素级别产生变化。
Illustrator 类似,但基于矢量运转,而不是像素。这是更高层次的抽象。没有好坏之分,只是用途不同。Photoshop 更适合修图,而 illustrator 则适合矢量设计。
和 Illustrator 一样,Sketch 也基于矢量,但专门用来构建数字产品,这意味着Sketch 基于项目运作。它不是单独的设计,而是用来制作整个产品和用户界面。
Figma 在 Sketch 上更进一步,不仅关注项目,更关注整个协作过程,以及插件、社区等更高层级的抽象概念。
Canva 和 Photoshop、 Illustrator 类似,但它的用户不是关心低级工具的设计师。相反,Canva 的核心原子概念围绕的是多种模板和组件,以帮助用户轻松做设计。用户做的不是项目或产品,更像是一个由设计元素和图像组成的画布,比如音乐会海报、品牌logo、Facebook头图。
这些新工作流、新用户和传统用户考虑的问题不同,即使最终效果类似,但真正让新公司和巨头抗衡的是原子概念的改变。
客户不关心你的技术架构或内部组织结。当公司的目标和用户需求不一致,所有扩张都是有害的。有时候,让一家公司变强大的一切会反过来击溃它。以 Blockbuster 对实体店和滞纳金的依赖为例,人们常认为,老玩家的失败是因为太愚蠢,看不到即将到来的威胁。这可能是真的,但不是最常见的原因。与普遍看法相反,Blockbuster 的许多高管不仅看到了 Netflix 的威胁,还看到了 Blockbuster 有机会和 Netflix 争夺,甚至组建了一个团队来对抗 Netflix。但是,实体店和滞纳金为 Blockbuster 带来了如此多的利润,向数字化转型的每一个举措都遭到了老业务高管、实体店老板和华尔街投资者的反对。
03.
Figma 押注于设计协作
Figma bet on collaborative design
Sketch是最先理解数字设计市场机会的公司。Sketch 于 2010 年推出,完全为 UI 和 UX 设计而生。它的原子概念最适合数字产品:矢量和项目。这些也是 Adobe 难以与其现有产品线竞争的原因。
但是,Sketch 在这条路上只走了一半。数字产品的设计师确实需要基于矢量的工具,Sketch 也认识到了他们在处理更复杂的项目。但 Sketch 没有认识到,这些设计师也经常与其他设计师,甚至非设计师合作。
Figma 刚出现时更像 Photoshop 的直接竞品。但两年后,他们调研了更多潜在用户,把重点转移到了 UI 和 UX 设计上。而且他们认识到,实现设计协作是最关键的。
Figma 的成功在于,他们看到了这个巨大的机会——软件产品越来越复杂,一个项目所涉及的设计师和非设计师越来越多。设计远不止是设计师,而是设计师、PMs 之间的所有对话,是无数原型图和 feedback,是工程师如何能更简单地用代码把设计实现。
04.
Canva 押注于泛设计人群
Canva bet on design by non-designers
随着 Facebook、Instagram 和 Youtube 等数字平台的兴起,营销广告越来越在线化。在线广告与传统广告很不同。首先,节奏快很多,且通常更有针对性。公司往往在一次营销中会做很多变化:AB test,千人千面,针对不同广告渠道投放不同的素材。在线广告的频率比传统广告指数级提高, 随着渠道的转变,营销活动、工具和团队都会调整。
营销团队不再需要设计团队完成所有工作,相反,他们想要一些工具能让他们自己就能简单调整营销素材,比如把一个素材调整成适合 Instagram 和 Youtube 的形式。营销团队的背景也变了,公司不再和设计外包合作,而是用内部的营销人员,因为更多事情可以由非设计师完成,而且迭代速度比外包公司快很多。
在 Ins 上发图的营销人或用户不会从像素级别考虑他的照片,这是错误的抽象层级。图片加上文案、贴纸等东西,才构成整个用来表达审美或营销目的的设计。
Photoshop 能满足所有图片编辑需求,但抽象层级太低。Canva 在更高的抽象层级上运行——用户关心的那个层级。Canva 从用户的设计目的出发,无论是设计宣传片、Instagram 帖子还是婚礼请柬,Canva 都有专门的模板和构图,让用户可以轻松体现自己的创造力,比如放入自己的照片,或者使用社区里的图形或组件。
个体户和中小企业无法雇佣设计团队,更能感受到对 Canva 的需求。
Canva 的增长主要来自 SEO,因为会在 Google 上找设计工具的人正是 Canva 的目标用户。Twitter 背景图、演讲 PPT、邀请函……这些用户带着清晰的目的搜索时,立刻会被 Canva 的各种设计用例吸引。Canva 的原子概念是围绕用户的功能性需求构建的,而且 Canva 致力于让设计简单到任何人都能做。
05.
平台的防御性
Defensibility through becoming a platform
在发展过程中,Canva 逐渐通过海量的模板素材、字体社区来拓展生态系统。大多数用户无法从头做设计,在 Canva 的生态中,有种类完善的模板和元素供用户使用,免费和付费的都有。
用户参与创建的模板和元素,能满足更大规模、更多样化的需求,这个生态的力量远比单个公司强大。
很多设计工具都创建设计组件,然而,它们并没有被紧密地集成到产品中,让用户很难使用。相比起来,Canva 把模板和元素直接放在产品里,让用户打开产品就能直接访问。除了增加产品的价值,这种生态还巩固了 Canva 的网络效应。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社区通过为 Canva 销售设计组件获利;这更巩固了 Canva 最强生态的地位。
这只是公司利用网络效应增强壁垒的一个例子,这种正向循环的规模效应让对手很难入场——他们总会面临鸡和蛋的问题,用户基数不够就难以吸引开发者,开发组件不够又很难吸引新用户。
06.
向其他领域延伸
Extending this playbook to other spaces
设计领域并非特例,其他领域也会因为用户需求的改变发生变化。
比如,在生产力工具领域,许多新公司(Airtable、Notion、Coda、Roam、Retool、Webflow 和 Loom 等等)都在崛起。但很难描述在生产力和协作领域中,这些公司的确切卡位,他们的产品多少都有些重叠。
就算是那些取得了初步成功的公司,很多也没有明确的原子概念和定位。谁是竞争对手?谁是他们的客户,他们需要围绕什么样的工作流?哪些因素将决定哪些公司成功?
公司很难解决这些问题,因为客户也不太清楚自己要什么。这些公司有机会改变客户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流。最好的公司引入更好的原子概念,并帮助客户前进。足够强大的产品会有自己的生态系统,公司不仅从生态系统中受益,还会建立平台以赋能用户。
如果围绕产品的生态系统不仅能赋能用户,还能让用户之间有新的交流方式,这个系统就同时具有防御性和拓展性。
不仅仅是新生产力工具,很多公司都走到了决策的关键点——如果依靠核心产品,他们可以轻松获得数十亿美金的估值,被收购或者上市。但如果他们有更大的野心,就应该停下来仔细想想,下一个十年到底会发生什么。如何拓展他们的原子概念,是这些公司走向多产品或平台路线的关键。
Figma 和 Canva 是经历了产品拓展的例子,还有其他一些科技公司 Notion、Airtable 和 Flexport 等,在成功构建了核心产品后,开始探索其产品和平台的下一次重大扩展。
#写在最后
# Final thoughts
风投和局外人通常会用更好记的方式简化对公司的理解,这种降维理解的缺陷不容忽视。
作为创始人,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公司。其他人看到的是公司被简化、压缩、不完美的影子。创始人总是低估了产品的复杂性,和对外人的不透明程度。因为他们亲眼看过产品的每一次迭代,并且痛苦地想象过产品的所有可能细节。
而大多数用户并不认识公司的人,他们和公司的所有互动只是通过产品。他们对你公司的运营方式一无所知,他们没有看过深夜会议的白板,没有看过对每一个功能的推演、测试、迭代。他们通常只会用产品一半的功能,不会看到你对产品成熟后该如何使用的愿景。而你未来的潜在客户,压根不知道你的存在。
既然产品成为公司和用户互动的关键,媒体记者、投行就不那么重要了,最关键的是产品要足够清晰。这种清晰度不仅对用户,对员工甚至更重要。因为员工是围绕原子概念设计产品的人,他们的误解是未来出现偏差问题的根源。创始人经常被建议,要通过重复让员工记住什么是重要的,但这和清晰的原子概念比起来相形见绌。
我有个总是很管用的方法——让 CEO 问自己的联创、以及团队一个关于公司的重要问题,看看每个人的答案有多不同。结果是,人们总为自己和联创之间的差异感到震惊。存在差异很自然,并不代表有人是错的。但是,在如何看待公司方面存在出乎意料的差异会带来潜在问题,使公司难以在重要事项上保持同步,并难以建立一个共同框架来讨论重要决策。
很少有公司一诞生就有清晰的原子概念。创业的本质就是混乱和复杂,而检查这种复杂性,并找到最无损的降维方法可不是分析师的工作。对创始人和公司来说,定期进行这种重构是必不可少的。正如公司会积累技术债务,它们也会积累叙事债务。
通常,融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公司重新梳理叙事,对于顶级公司来说可能不那么明显,但这种梳理还是挺重要的。不管是为了用户,为了员工,还是为了从产品拓展成更复杂的平台,公司必须先弄清楚自己是什么,然后才能追求自己想成为什么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kwokchain.com/2021/02/05/atomic-concepts/
新生产力平台行业闭门会
#会议主题
我们希望邀请国内新生产力行业的founder、从业者和投资人一起聊聊国内外的产品、业务和机会。
#参会信息
会议约在一个月后进行,具体会议时间和地点将在报名成功后通知。
#报名方式
扫下方小程序码填写报名信息,报名通过审核后会有工作人员添加您的微信。
「海外独角兽观察」翻译志愿者招募
🚩 海外独角兽观察是一个优质内容公共平台,我们致力于研究顶级创新公司,分享让商业世界变得更好的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思考。
🚩 我们长期招募内容志愿者,如果你对创新公司感兴趣,并且有很好的英文阅读品味,欢迎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。让你对世界的好奇影响更多人。